日前,阜阳在线创意策划了面向阜城群主的一项公益活动。截止目前,已有300多名群主报名参与。 从3月17日开始,我们计划逐一为网友介绍这些群主。他(她)们建群的初衷是什么?在服务成员的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因生以赐姓。”姓,是中国人的标志,是流淌在炎黄子孙血液中的记忆,那是亲人间斩不断的情感纽带。我们今年的主人公,是阜阳宁氏宗亲联谊群的群主——宁洪飞,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展现“宁”姓人的善良与情义,他用自己的义举,影响着身边的家人、宗亲、朋友、学生,传达他一直坚守的正能量。
宁洪飞心中惦念的,有血脉亲情。“宁”姓在阜城曾是个大家族,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岁月的长河,让血脉分散了,但是姓氏,亲情会牵引着人们相聚。在浩如烟海的人群中,“宁”姓人找到了彼此,建起了互帮互助的宗亲群。
2012年4月,作为“颍州八大家”之一的宁家,第六次续谱的《颍州宁氏族谱》问世,这与第五次族谱已经时隔80余年。这本族谱,让宁洪飞和他的宗亲们互相认识,了解。宁洪飞于今年年初建立了阜阳宁氏宗亲联谊群,群里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
成立阜阳宁氏宗亲联谊群后,“宁”姓人找到了归属,他们的凝聚力更强了。他们中有人在他乡打拼,甚至远至新疆海南,但他们的心却紧紧维系在一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各司其职,在宗亲群里,他们彼此关心,相互关照。宁洪飞常在群里和宗亲们说,我们都要传递正能量。
今年年初,宁洪飞将援助族里修谱功臣和贫困族人这项公益活动,在宁氏宗亲群发布后,立即得到宁氏宗亲的积极响应。大家踊跃建言捐款,少的20元,多的几百元,他们将资金统一管理,公开账目,组成志愿者团队,对族里修谱功臣和贫困族人,进行爱心大拜年,将温暖传递到族人心里。疫情发生后,宁氏宗亲群的成员们,也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或捐款,或参与志愿者工作,弘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宁洪飞,阜阳洪飞舞蹈教育公司负责人、颍州大众体育舞蹈运动协会会长,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就和颍州区文峰办事处桃园社区食品巷防疫点的志愿们一起奋战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在疫情最严重的的时期,他一直坚守着志愿者工作,直至身体不适才放下休息。不能参与志愿者工作的时间,他也没有忘记支援疫情防疫工作。购买物资,酒精,手套,口罩……捐献给社区,一线的志愿者、医疗工作者。
宁洪飞说:“爱心不分大小,力所能及就好。”做公益出于自己的责任感,出于他愿为社会奉献的热心,这也是“宁”姓人的传统美德。
1月30日,宁洪飞向所在社区捐赠酒精、医用橡胶手套100双,31日其所在社区招志愿者积极踊跃报名参加,2月1日在其所在社区防疫点坚持志愿服务至今。2月6日参与外省捐款,2月21号到汝集、苏集、颍东区防疫点等七个防疫点慰问,并捐1000元用于购买方便面、酒精等物品。2月24日,在颍州体育工作群里组织大家捐款,他捐600元,并代表大家去阜阳市二院捐款。2月29日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500元。
不仅如此,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响应他的号召。3月7号至16号,宁洪飞在自己的亲朋好友学生群号召向战疫英雄白衣天使献爱心活动,并带头捐款1000元,一家五口人,他的老父亲(90岁)和儿子,各捐了500元,妻子也参与捐款,侄孙女及宁氏宗亲群里的亲戚等,都纷纷捐款,愿为一线的志愿者医疗人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宁老师舞蹈学校的孩子们也深受他的影响,还只是小学生的学生,都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希望宁老师帮忙捐赠给医疗人员。
3月20日上午,宁老师通过阜阳市慈善总会向阜阳市人民医院捐助9717元现金,这里面有零有整,每一张都蕴含着学生们和爱心人士对医护人员的关切。他们是阜阳市体育舞蹈界第一个向阜阳市人民医院捐款的协会,及舞蹈老师和小舞者们。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历史,承载着族人共同的记忆。宁洪飞通过“宁”姓将素昧平生却亲密无间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山水之隔,不断亲情。
今后,宁洪飞及阜阳宁氏宗亲联谊群的成员们也将继续携手同行,为族人,为社会,贡献“宁”姓人的力量。
相关链接:其实,群主最需要关怀!【阜阳群主风采①】郑宏光:爱读书、做公益,好人缘成就精彩人生【阜阳群主风采②】一枚“爱笑的蛋” 承载90后小伙大梦想【阜阳群主风采③】张孝强:阜阳的哥,小善,汇聚大爱【阜阳群主风采④】郝侠:徒步行,是我们的标配【阜阳群主风采⑤】这是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舞蹈团队【阜阳群主风采⑥】李亚影:舞动人生 每一步都在让爱盛放【阜阳群主风采⑦】陈战林:迈步丈量人生长度,运动走向健康生活【阜阳群主风采⑧】魏凤勤:至上励合,精彩骑行!【阜阳群主风采⑨】张国良:徒步,发现不一样的人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