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手外伤后如何处理?这几个误区千万不要做!
手部的残缺时常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障碍。遇到手外伤,该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手外伤是由各种意外所造成的手部损伤,包括有手部软组织皮肤撕裂伤、指端损伤、切割伤、挤压伤、肌腱损伤、血管及神经损伤、骨骼损伤等。
1、如何正确的止血?
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布类在出血部位加压包扎,大血管损伤时可用止血带,记录止血开始时间,超过1小时,应放松几分钟。
2、防止进一步污染
包扎伤口后,不可在伤口上涂抹紫药水、撒消炎等之类的药物,这样会影响医生观察病情。
3、防止伤指 加重损伤
用小木板等临时做一固定,这样还有止疼的作用。
★ 误区一:割伤擦伤不需要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才能更快愈合。
解释:伤口愈合需要湿润的环境,同时也需要保持创面的清洁。手指一旦被割破,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纱布覆盖伤口,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快速、健康的愈合。
★ 误区二:儿童喜欢乱动,在包扎伤口的时候需要紧一点,才不容易脱落导致伤口感染。
解释:不能因为小孩子好动就随意决定包扎的松紧程度。在任何情况下,包扎都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 误区三:出血时,立即用云南白药等止血。
解释: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其实,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流为止。
★ 误区四:每天换药,能好得快些。
解释:只要保持伤口清洁,并不需要每天换药,正常情况下,3—5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疤痕的形成。
★ 误区五:保存断肢(指)方法不当
解释:有些肢(指)体离断患者在就诊之前,用冰块、酒精或盐水浸泡断肢(指),这种方法是十分错误的。临床证实,用液体浸泡过的断肢(指)再植成活率明显降低。
正确的方法是先进行局部包扎止血,用无菌敷料包裹断肢(指),周围置冰袋,尽快送到有条件进行再植手术的医院就诊。
手部一旦受伤,不要慌乱,请正确处理后拨打120及时就诊。
科室电话:0558-7136155
咨询电话:18256818386
科普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