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文化/顺河街,阜城历史文化的根脉源
顺河街(河滨路西一段)位于鼓楼街道的龙潭社区(原顺河街居委会),东至东城河西岸、西连建设街(精忠街北端),与南北走向的东城墙路、龙潭巷、解放北大街、建设街、三义街交叉,扼守承恩门(北门口、水门口)要冲,现解放路泉河大桥南端所在地。
这里的码头是古颍州的坎河溜、洄溜集三大通商水运码头之一。
顺河街是顺着泉河临水河道而成的街(巷),这条街也就称为顺河街。这条街留传着极为丰富的阜城历史文化故事。
水色清清
黑龙潭在顺河街东段南侧,据传晋代有一位漂亮的女书法家,名叫卫铄,时任颍州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是王羲之的姨母,王義之小时候随她来此地学习书法,是王義之的书法启蒙老师。
当时这里有一个大水潭,水色清清,翠柳环绕,景色宜人,太守李矩和卫夫人的住宅就在水潭岸边,卫夫人经常在这里习字,有时一写就是几个小时,乏了她就去门前的水潭里把笔砚洗一洗。
一次,她练字累了,就把笔砚放在桶中,不小心全倒入了水潭里,水潭里的墨迹漂移成龙的形状久久不散,后人就把这个水潭称为"黑龙潭"。
宋朝大将刘锜在与金兵决战时,在黑龙潭把800匹军马染上色后,依次上城墙巡展,又在此潭洗去染料,往返多次,战马就增加了数倍的数量,以此迷惑金兵,助刘将军打了个漂亮的顺昌大捷.
如今老的黑龙潭已不存在,但令人惊奇是在原遗址附近现在有一处波光粼粼的基坑大潭,跟黑龙潭很相似。
这条街西头的岳王庙,有"三尺高的庙与七尺高的神"的传奇故事。
岳王庙是为纪念岳飞而建,刘锜抗金取得了名闻天下的"顺昌大捷"后,刘锜换防镇江,岳飞就代刘绮驻守顺昌,阜城百姓拥戴岳飞,就在建设街和顺河街交叉口的汇龙巷北侧,修建了三间大殿,两间厢房的岳王庙,因顺河街地势高,汇龙巷地势低,从顺河街向南看只有三尺高,从汇龙巷向北看大殿内的岳飞塑像却有七尺,因而就有了"三尺高的庙七尺高的神"这一景观。
据92岁老人李秀介绍,岳王庙内曾作为精忠私塾小学,由老校长陈贺松教二十多名当地学生学习,在抗战时,国民政府驻军为在附近修建雕堡,就拆除了大庙,岳王庙从此成为废墟,李秀家人就在废墟上建房居住至今(汇龙巷31号)。
顺河街的"水门口"
清末民初,阜阳城北门外,筑有高于城内的泉河护堤,堤外紧靠泉河,是阜城的重要码头。阜阳小麦、黄豆、粮油和陈醋、食盐、煤油、香烟、腊烛、山货等日用百货,通过北门口的"大石桥渡口"和"桅杆街北头渡口"进出。
20世纪20年代,随着北门口生意的繁荣兴盛,河滩上陆续建起了简易的仓库、货场、货栈,住户也渐渐多了起来,在河滩上拥有7家说书场、4家花鼓灯露天剧场,敲锣打鼓,唱声不绝,还吸引来许多小摊点、茶水店、纸烟摊,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荒凉的河滩变成了繁华的场所。
1931年淮河流域的大水灾,颍河、泉河水系受到严重破坏,1938年老泉河下游改道,昔日繁荣的"水门口"一度冷落了10年时间。又遇上了"黄水泛滥9年",大水一直涌到顺河街街口,大船也能开到街口,北门口便有了一个新名字"水门口",延续叫了70多年。
酷暑盛夏,许多人站在"水门口"的水中,洗衣、洗菜,儿童们在水中游来游去,老百姓吃水很方便,只要一弯腰,就可以提取满满的两桶"甜水"。住在鼓楼以南,大隅首一带的居民,也来"水门口"挑"甜水"吃。那时阜阳全城没有自来水,每当晨光初现,城门刚打开,挑水挑子的人们都蜂拥出城,形成了"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挑水队伍似长龙,一年四季路不干"的水门口挑水景观。
直到解放后的20世纪60年代,阜阳城大大小小的茶馆,仍然用水口泉河的甜水。
这个街区的基层服务单位是龙潭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辖区东至东城墙,西至西城墙、刘锜大塘、南至专署后巷、北至河滨路。社区现已拆迁2/3的面积,剩余1/3未拆迁地段共有813人,居民380户,社区党总支设立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0人。
作为基层治理的承接者,他们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群众的职责。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以夏军书记(主任)为首的社区一班人的工作目标。
社区范围内现存的潘氏公馆、颍州卫所、颍州义仓、邓氏公馆、黑龙潭和古城墙等文物遗址是阜城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社区将动员一切资源和力量,配合相关对这些文物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让它们成为宣传颍州、鼓楼,展示阜城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名片"。
阜城居民最大的期望是不能让已列入省级文保单位的遗址在"保护"中继续损毁!
文字丨牛 军
配图摄影丨牛 军
编辑排版丨晴 子
封面字体丨思源黑体&Liberation Sans字体
原创作品 禁止转载 转载需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