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通常为1000米以下,可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为活动空间,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为核心,能辐射并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因其产业链条长、经济带动强、场景应用广、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具备五年打造一个万亿产业的潜能,被誉为“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新蓝海。” 2023年3月,安徽云燕通用航空在阜阳市颍州区正式成立。
作为一家聚焦无人机产业链后市场的创新型企业,云燕通航以“打造智能规范的无人机驾培服务平台”为使命,短短两年内便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投资成立六安万景、六安云燕、太和首燕、阜南羽燕等多家子公司,构建起辐射安徽及周边地区的无人机服务网络,通过专业培训与技术服务,推动无人机驾驶员资质认证的标准化进程,助力行业向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升级。
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明确列为新增长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6849”产业布局中,我市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四大未来产业之一。
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审定合格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云燕通航具备视距内驾驶员(VLOS)和超视距驾驶员(BVLOS)全牌照培训资质,重点布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领域,覆盖小型Ⅲ类视距内、中型IV类视距内等全牌照培训。课程体系严格遵循《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考试通过率稳居行业前列。公司拥有一支由民航局认证教员、资深无人机飞手及行业专家组成的顶尖师资团队,累计为消防、电力、公安、农业等领域输送数千名专业飞手,形成“培训+应用+服务”一体化生态闭环。
“无人机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专业人才缺口仍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云燕通航负责人张艳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化培训体系和产学研合作,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云燕通航推出差异化培训体系。面向参军群体,重点强化“入伍前考证优势”,帮助学员掌握飞行原理、任务规划等核心技能,凭借CAAC执照实现“技术兵种高起点”入伍,退役后,学员凭借CAAC认证执照,可优先进入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高需求领域就业,月薪普遍达7000元以上。
“无人机技能不仅提升了士兵的专业竞争力,也为他们退役后的职业发展开辟了新通道。”公司培训总监牛望介绍道。
面向企业及行业客户,提供消防大队、现役官兵、公安部门等定制化培训案例,累计服务超百家政企单位,成为无人机行业人才输送“蓄水池”。
云燕通航以“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重塑驾培体验:线上通过公众号搭建预约、模拟、学习平台,实现错峰学习与智能网点匹配;线下打造标准化训练场地,配备主流机型无人机、模拟飞行系统及全流程实操设备,提供小型Ⅲ类、中型Ⅳ类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
除核心驾培业务外,公司深度整合无人机产业链资源,形成四大核心服务矩阵:CAAC教员执照培训、研发生产与销售、合作办学、维护维修与售后服务。同时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涵盖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救援、航空测绘、航拍摄影、安防消防等领域,为农林植保公司、电力系统、应急管理部门等提供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
在无人机应用场景智能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云燕通航以清晰的战略规划抢占先机:
一年规划覆盖100家无人机培训基地,夯实区域服务网络;
三年目标深耕安徽及周边省份,打造无人机驾培行业独角兽;
五年愿景拓展多元化营收模式,构建“培训+应用+服务”全生态,实现无人机驾校价值升级。
凭借权威资质、专业团队、完善设施及就业保障四大核心优势,云燕通航正成为无人机驾培行业变革的“先锋者”。未来,公司将持续整合上下游资源,推动无人机技术与农业、电力、应急等领域深度融合,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人才动能,助力中国无人机产业迈向新高度。
主笔|李 琦 程双双
摄影|于梦媛 刘 帅
编辑|申晓蕊 范佳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