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转型“托老”?阜阳市政协及人大代表调研小组走访幼儿园探讨转型发展新路径
在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幼儿园倒闭潮现象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给民办幼儿园运营者带来巨大挑战,更对整个幼儿教育行业构成严峻考验。在此情形下,幼儿教育行业如何实现转型,探寻新的生存与发展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有效应对当前生育率下降致使幼儿园生源短缺、教师资源过剩、收支失衡等现实困境,5 月 13 日,多位来自阜阳教育界和企业界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共同组建调研小组,对阜阳市易景国际爱贝儿幼儿园、经开区阜颍路幼儿园等园区展开实地走访,深入剖析行业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低生育率冲击下幼儿园的生存危机
易景国际爱贝儿幼儿园负责人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学校生源不足使得运营成本不断攀升,教师岗位出现冗余,收支难以达到平衡状态。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仅能暂时缓解压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
经开区阜颍路幼儿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周边社区入住率较低,适龄儿童数量有限。目前,该幼儿园仅有 100 余名学生,与设计容量相差甚远,导致大量资源闲置,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进而使得运营成本相对增加。
从 “幼教” 到 “养老” 的跨界转型探索
调研小组提出,可考虑将闲置的幼儿园资源改造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功能转型盘活现有的场地和设施。这一举措既能缓解幼儿园的生存压力,又能填补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缺口,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调研组建议政府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幼儿园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探索 “一园两用” 模式,或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充分挖掘 “银发经济” 的潜力。
通过此次走访调研,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幼儿园转型需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短期内,幼儿教育机构仍需依靠政府补贴、合理调整学费等方式缓解运营压力。从长远规划来看,发展 “托幼 + 养老” 复合型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经营生态,不仅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还能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同时,为婴幼儿创造安全的托幼环境,促进代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鉴于低生育率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幼儿教育行业必须主动求变。转型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是行业生存的需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下一步,调研组将形成专项报告提交给市政府,推动试点项目落地实施,为行业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次调研为阜阳市学前教育机构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提供了全新思路,也为社区服务资源整合开辟了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