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周末遛娃新去处!这里竟能摘桑叶养蚕?
2025年5月24日,华夏丝绸博物馆内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不断,“和蚕宝宝一起成长——华诗雅蒂科普养蚕实践课堂”在此火热开课,阜阳30组家庭如约而至,开启了一场探寻丝绸奥秘、与蚕宝宝亲密互动的奇幻冒险。
活动刚一开始,30组家庭就如同踏入时光隧道,在讲解员韩鹏程老师的引领下,开启了华夏丝绸博物馆的探秘之旅。馆内陈列的展品,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丝绸文化的千年脉络。古老的丝绸织机模型,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精美的历代丝绸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审美与智慧;描绘丝绸贸易场景的壁画,生动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仿佛能听到驼铃阵阵、商队穿梭的声音;记录丝绸制作工艺的文献资料,则像是一本本神秘的密码本,等待着人们去解读。
孩子们就像好奇的小探险家,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紧紧跟着讲解员韩鹏程老师的步伐,竖起耳朵认真聆听每一个细节,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家长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和孩子一起沉浸在这浓厚的历史氛围中,共同感受丝绸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仿佛与古代的丝绸工匠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参观完博物馆,大家来到活动教室,一场关于蚕宝宝的奇妙视听盛宴即将上演。屏幕上,《蚕的一生》视频开始播放,蚕宝宝从一颗微小的卵开始,历经艰难的孵化,像一只只小小的精灵破壳而出;随后,它们贪婪地啃食着桑叶,茁壮成长,身体逐渐变得白白胖胖;接着,它们开始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在一个洁白的“小房子”里;最后,化蛹成蝶,完成了一场生命的华丽蜕变。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仿佛置身于蚕宝宝的世界中。
视频结束后,养蚕专家陶维明老师闪亮登场,为家庭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养蚕知识专题讲座。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蚕宝宝的生长习性、饲养环境、食物选择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等知识,一一传授给大家 讲座结束后,大家都信心满满,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养蚕小达人。
紧接着,30组家庭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缫丝生产车间。这里就像是一个充满魔法的工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发出轻微的轰鸣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科技与传统的交响乐。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颗颗洁白的蚕茧在他们手中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逐渐变成了一根根细腻光滑的蚕丝。孩子们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像一群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生产环节。从煮茧时蚕茧在热水中翻滚的样子,到缫丝时蚕丝从蚕茧中缓缓抽出的神奇过程,再到并丝、捻丝等后续工序。
离开生产车间,大家来到了绿意盎然的桑园。满眼的翠绿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孩子们热情地招手。孩子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兴奋地穿梭在桑树间,眼睛紧紧盯着那些鲜嫩的桑叶,小心翼翼地采摘着。他们一边采摘,一边叽叽喳喳地交流着养蚕的经验和心得,笑声回荡在整个桑园。
“我要多摘点桑叶,让我的蚕宝宝吃得饱饱的!”一个小男孩一边说着,一边加快了采摘的速度。家长们也参与其中,和孩子一起享受着亲近自然、体验农事的快乐。不一会儿,大家的篮子里就装满了新鲜的桑叶,这些桑叶将成为蚕宝宝们的美食,也承载着孩子们对蚕宝宝成长的满满期待。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备受期待的蚕丝扇手工制作与古法缫丝体验。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和家长们纷纷化身能工巧匠,拿起蚕丝,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蚕丝扇。他们仔细地将蚕丝缠绕在扇骨上,就像在编织一个美丽的梦想。
同时,大家还能亲身体验古法缫丝的独特魅力。在老师的示范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蚕茧放入热水中,用工具轻轻挑出蚕丝,感受着传统技艺的精湛和智慧。一把把蚕丝扇在他们的手中逐渐成型,这些蚕丝扇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手工艺品,更是这次科普养蚕实践课堂的珍贵纪念,承载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此次“和蚕宝宝一起成长——华诗雅蒂科普养蚕实践课堂”活动,就像一场充满惊喜和欢乐的派对,让阜阳的30组家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了丝绸历史文化,掌握了养蚕知识,体验了养蚕乐趣,传承了古法技艺。相信这次活动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科学、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