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身边事] 《八一精神耀千秋》
✨在历史的漫漫长卷中,当党徽那炽热的红与国徽那庄重的金,于晨曦的轻抚下交织相融,“八一”这两个字,便宛如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在历史的滔滔长河里熊熊燃烧,化作了永恒不灭的光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金徽之下,“八一”是深深镌刻在民族脊梁之上的精神密码。回首往昔,南昌城头那划破暗夜的枪声,宛如一声激昂的呐喊,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燃遍了中华大地,点燃了革命的希望;雪山草地间,战士们冻僵的手指依旧紧紧攥着红旗,那是百折不挠的初心,是披荆斩棘的勇气,恰似李大钊先生所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一种信念,一种对未来的坚定期许,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金徽之下,“八一”是书写在山河大地之上的忠诚诗行。长津湖的冰雕连,以钢铁般的意志,保持着冲锋的姿态,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上甘岭坑道里,半块饼干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彰显着团结一心的精神;加勒万河谷,战士们用双臂筑起了坚固的屏障,守护着祖国的山河,这是舍生取义的担当,是众志成城的力量,正如陈毅元帅所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绝不退缩。
🌟金徽之下,“八一”是融入时代脉搏之中的使命节拍。抗洪战士们泡白的脚掌,一步一步丈量着堤岸,守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抗疫迷彩服后背那凝结的汗碱,是他们担当的见证,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航天员军礼里,藏着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象征着国家的科技进步与民族的自豪,这是义无反顾的坚守,是继往开来的传承,鲁迅曾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开拓进取。
🌟从战火纷飞的岁月到如今的盛世太平,“八一”二字始终与党徽同频共振,与国徽紧密相连。它是坚如磐石的信仰,是气壮山河的誓言,恰如毛泽东主席所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迎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文字编辑/徐建
🎬图片/君仕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