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丝瓜往后靠,它才是“秋季第一瓜”,健脾养胃助消化!
秋令时节,承炎夏之余气,仍蕴有温热湿邪,加之季节变换,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脾胃失于运化、肺肾失于濡养,易患咽干不适、脾肺失调等症,致使四肢乏力、昏沉欲睡、食欲不振、少食不饥,即所谓的“秋燥”“秋乏”。
此时应以食补充能量,口味清淡,不宜偏嗜,多食健脾养胃之物,以缓解秋燥,滋阴养肺,清利咽喉。南瓜是最常见的应季时蔬之一,更是平民常啖之物。从暮春播种到孟秋收获,由嫩绿到青绿再黄绿,最后随着秋风凉意,呈现出温婉醇厚的黄褐色。
《本草纲目》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润肺化痰、消炎止痛、驱虫解毒等功效,可用于久病气虚、脾胃虚弱、气短倦怠、便溏等。
•现代研究认为,南瓜富含果胶,而果胶在人体内,有保护胃肠道黏膜、使其免受粗糙食物损伤的作用,还能预防胃黏膜溃疡,促进溃疡面愈合。
•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膳食纤维,而且还有低热量的特性,有助于减肥。
•南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助于肠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排便。
南瓜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还有不可忽视的食疗功能,对改善秋燥大有裨益,故称之为“秋季第一瓜”。
南瓜从外皮颜色来看主要分为黄色和绿色。金黄色的南瓜,颜色越深黄越成熟;绿色的南瓜,绿得发黑的是成熟南瓜。
表皮的纹路越粗说明受光照时间长,成熟度高,味道较甜。
南瓜摸起来越硬越老,比较软的较嫩,甜度较低。
材料:小南瓜1个、淮山药50g(或根据南瓜大小增加)、白砂糖适量。
做法:1.淮山药蒸熟碾成糊状,南瓜切掉顶部,挖掉瓤,放在碗中备用。2.将淮山药糊放进南瓜内,隔水蒸30分钟,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糖调味,也可不加糖。
功效:补脾养胃。
材料:南瓜约600g,鲜百合1~2个,白砂糖适量。
做法:1.南瓜洗净,去皮去瓤,纵向切成薄片,置于碗内摆盘成圆形。2.鲜百合洗净后放入南瓜中,加适量白砂糖后一同放入蒸笼。3.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熟即可。
功效:止咳润肺。
材料:南瓜300g,小米100g。
做法:1.南瓜洗净,削皮去瓤切成小块,小米洗净备用。2.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小米、南瓜块,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南瓜、小米软烂。
功效:补中益气。
【温馨提示】:南瓜不宜过量食用,容易腹胀。黄疸病、脚气病及气滞湿阻等患者不宜食用南瓜。气滞湿阻、胃胀、胃痛等人群不宜食用南瓜。糖尿病患者,建议尽量挑选含糖量少的嫩南瓜食用,不建议食用又面又甜的老南瓜,因为老南瓜含水量低,淀粉和糖类含量更高。此外,还要避免空腹进食南瓜或单次食用大量南瓜。
①2024年09月26日中国中医药报《秋食南瓜香甜糯》浙江省杭州市 李治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