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山 河 刻 度——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山 河 刻 度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王法艇
当凛凛月光抚过卢沟桥石狮
那些深埋在弹孔里的力量
缓缓复原永定河的浪涛
比枪管还要坚硬的火焰
始终在民族脊梁的矿脉中奔涌
枪膛里的情感
在弹道的细纹处淬火
把一九三七年的七月
升华到民族洪流的最高温度
每尊石狮的瞳孔深处
都有青松燃烧的节骨
子弹与子弹的奔宕交响
欢颂苍茫穹庐的星群
一群呼啸的军人
将破碎的晓月
扎进褪色的绷腿
商旅踏过的驿道
在热血中泛起花岗岩底色
捧着丹心的炎黄子嗣
从十万个黎明整装列队
义无反顾地从激烈奔赴壮烈
卢沟晓月的碑文
被军刺的寒光
重新定义和扩展
石狮的喉咙发出怒吼
震落九十九场血雨腥风
江洋中的精卫
嘶声竭力地呐喊,一往无前
用碎石度过暗藏漩涡的大河
北中国阴郁的平原和黑土
除了马蹄和铁靴
还有厚厚的冰凌
成为时代的物理断层
永定河的浪花
每一朵蓄满倔强和嘹亮
顽强涤亮宛平城的青砖条石
在最为至暗的时刻
保持山河与人民的尊严
当阳光开始锻打山脊
整个太行山就升腾起来
迸发收割侵略者的神圣力量
那些被风化的岩石
和钢铁一起发芽一起绚烂
浪漫为从不低头的稼穑
灰布衣上的“八路”标章
在刀光中贮满汗青
远远望去,大山的峥嵘处
蛰伏未曾命名的山神
朔风一阵紧于一阵
收勒大山魂魄
地下的岩浆,前赴后继
把太行山的气度
慷慨抽绎为
五壮士跳崖时胸膛里蓬勃的
大片阳光和豪气
而所有铺满山岗的光霞
积淀为民族骨气和营养
银子一般燃烧
熔炉一般沸腾
在平型关的硝烟之侧
延河岸边的灯火经纬大地
小米加步枪烙印在大地封面
一队队奔驰的人马和大纛
辉映烽火三月的长天
而一九四零年的铁轨
在倾听大地心跳的同时
感受到华夏激荡的脉搏
突然——
在游击队的铁路上铿锵
十万颗道钉同奏雷霆
把百团大战的漫天星火
锻造成永不消失的黎明
中学历史教材的那张经典图像
横刀立马的将军
在火流峻烈的前沿
用望远镜的清晰悉心校准
属于中国人民的晨曦
铁蹄碾碎麦穗的骨节
冉庄的骨骼在平原深处扎根
这些骨骼生出了嘎子王二小和万千雨来
他们机智地牵着野兽的鼻子
英勇奔跑在大地潜藏的脉管
枣树之上的铜钟轰鸣
在九曲回肠的华北平原烙下生息
陡峭的背影藏着刀锋
碾盘炸开了雷霆
灶台之下,一粒子弹正等待破晓
而耀眼的闪电
从黍稷根部点燃寒夜
所有霹雳携裹的力量绽放最热的血花
一粒麦子的柔韧
让平原打开沸腾的铁流
湮灭所有野兽蹄迹
直至把它们的骸骨沉入沟壑
八千个村庄,像八千株仙人掌
放肆地展示最坚硬骨气
在每一寸春天之上
潜滋暗长,攒积芬华
在深不可测的历史幽暗之处
把泥土淬炼成陶片和钟鼎
再大的雪也掩埋不了长白山脊梁
再坚硬的冰也比不了木刻楞房里的人
昏暗的马灯把桦树皮映照得高贵
林海雪原的星光是所有战士的眼神
篝火舔舐补丁摞补丁的旗
赵一曼的滨江述怀,旌旗如花
字里行间种满子弹
八双草鞋丈量山河刻度
在大江大河里幻化成最硬的岩石
在最后一刻
杨靖宇把信念压进枪膛
把全身心的爱涅槃为壮美山河
无边的松涛
替倒下的战士嘹亮激情
烟火冲空起
赵尚志和他的兄弟们
升华在碧血长空
当春天漫过寥廓的北国
风起云涌的传奇已葳蕤茂叠
雪莲花一般的圣洁
那名十二岁的通信员把嚼碎的情报
一字一字化合成汹涌的正义
在浑厚的黑土地上蓬勃抽芽
和笔直的白桦树一样
在火流的岁月里展现庄严
像骄傲的松叶林一般
是发芽作响的闪电
苏州河的狂飙
大于所有的呼喊
四亿吨河水熔炼为传统和子弹
把四行仓库升华为动词与意志
作为一种精神
她的炙热从未让历史冷却
八百个身影在墙内生龙活虎
野蛮为守护和平的神
在租界狭小窗口,迎风高昂
外白渡桥的钢梁和基柱
在火流中涅槃脊梁
在每一粒子弹的背后
都有埋在土壤的种子
都有烈风颂扬的狂飙
那些沉没在浊浪中的集结号
在最深的淤泥里依然嘹亮
谢晋元的驳壳枪准星
铆钉在历史的陡峭处
八万亩焦土种下龙凤誓言
八千里路云月舒展壮美画卷
当所有的闪电的和旌旗激荡庙行
坠落的星辰和信号灯
在吴淞口的晚潮里,生生不熄
凝固成澎湃滔天的全民誓词
千里之外的运河
一厘一厘抬高四月的台儿庄
把凋零的山河
生生拉拽成一张射日满弓
澎湃力量把军人的血性
毫无端由地打造成旗帜
一面又一面旗帜连缀一起
就是历史,就是
风云壮阔的时代星图
当血与铁在城垛嘶鸣融合
“死守”二字,斩钉截铁
鲁南人裹着夜色为光明开门
把最高贵的生命, 种进土里
也埋在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
每个倒下的躯体
映山红一样渲染岁月
月下的每一寸版图
锃明瓦亮,熠熠生辉
新生的金属渗进土壤
烈酒和怒火混合的豪言壮语
一遍遍地被黄河浇灌
野蛮生长,浩荡长风
熔铸为时代新闻的压题经典
黑雪淤积到新华门高度
三十万朵花瞬间洇红江水
一枝又一枝芦苇被江流击散
流中是必然的
死亡是必然的
萧山令的枪声为秦淮笙歌注入焰火
在火焰拆分金陵十三钗的桥段
王谢堂前的燕子进化成苍鹰
风雨飘摇的故国城阙
满是悄无声息的游魂
如果在深夜默念他们的名字
朴素的汉字横平竖直,重若千钧
尘土淹没的地方
自有沙砾和硬骨
被后来者重新丈量,重新涵溶
阔博的版图利乐有情
重重叠叠的历史之墙
不唯有记忆
还有,山河不曾愈合的裂纹
凄厉的警报溯游而上
盘旋山城的一草一木
朝天门码头的舢板支离破碎
挑起大山的扁担
横亘成大山形状
防空洞的幽暗之处
一簇簇火苗接尽黯然
和平沉重,步履蹒跚
深植内心的善良和执念
在校场口广场上盘根错节
滋生的根系,撒豆成兵,
三千根气节分明的青竹
聚啸成耀眼利器
在最为火热的时代漩涡
熔铸成民族的自豪部分
镌刻在纪念碑坚实基座
锻造成山河铸模
——和中国一样
哪怕所有的光熄灭
只要有窑洞篝火和哲学思考
在黄河大合唱的雄浑中排列组合
让残缺的背影拱卫火种
让宽大的衣襟遮蔽寒冷
让每一寸山河
庇护觉醒的霹雳和赤诚
风起云涌,浪涛排空
九月的光芒濯亮城郭田畴
卑微的草木开始引燃春秋
将十四年的屈辱揉搓成巨椽
肆意书写人民的坚韧
当写到大河上下,山舞银蛇的章节
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炎黄儿女
在黄土高原矗立成昆仑的样子
芍月花一层一层堆垒
盘马弯弓的后羿族人
把军令折成信鸽
鬼魅成为灰烬
魍魉归于囚笼
在江天万里的故国厚土
用共工氏奋触不周山的勇力
用大禹滑动江河的双楫
用戚继光手中的利剑
用俞大猷紧握的长戟
把朝霞诗意为彩练当空
把九月的肃穆列序山河
在过分溺爱的万物面前
为广阔的万物一一加冕
春秋万象,欣欣向荣
逾越语言和地理向度
以坐标刻度永驻大地中央
送达的照耀比天空还要明亮
那些高贵的灵魂和风骨
在丹青鲜艳的典籍里
再一次鉴赏了大唐才有的芬华
唱着义勇军进行曲的人
怀抱和平和晨光
沉静地打亮世间
在时间永恒的长轴上
用山河刻度筑就华夏新的长城
王法艇,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十佳评论员,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文学专委会委员。作品多次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并获奖。作品刊发在《新华文摘》《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诗刊》《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江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我心依旧 LV16 路人
    2楼
    宏篇巨著
    9-18 17:10 · 安徽
    回复
  • 杨怀明 LV18 太上皇
    3楼
    9-18 18:25 · 安徽
    回复
  • 杨怀明 LV18 太上皇
    4楼
    9-18 18:25 · 安徽
    回复
  • 杨怀明 LV18 太上皇
    5楼
    9-18 18:25 · 安徽
    回复
  • 杨怀明 LV18 太上皇
    6楼
    9-18 18:25 · 安徽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阜友圈
  • 🌳🍃

    Fy0122

    3
  • 🌹

    Fy0122

    3
  • 小令四首 秋思 一 忆秦娥·花月下 张子耀 清辉澈。琼枝影叠香成雪。香成雪。春宵露冷,杜鹃声切。 玉箫声断瑶台月。霓裳舞罢芳音绝。芳音绝。银波潋滟,谁共悽悦。 二 忆少年·携侣曾游 张子耀 轻寒凝袖,斜阳倦柳,春阑立尽。重寻旧游处,剩空云成阵。 醉里曾夸双鬓俊,笑花枝、怎如人韵。而今翠阴满,却孤身难问。 三 忆汉月·临窗遥思 张子耀 遥看碧溪烟柳,几处燕莺啼昼。 满园桃李竞芳菲,恰似锦霞裁就。 临窗凝望久,心已越、万山重岫。 问风何日送归舟,同醉月花诗酒。 四 忆余杭·花林下 张子耀 长忆花林,携手芳丛香满袖,垂杨影里语依依。春色竞葳蕤。 只今来对曾游处,空有落红无数。怅怀难遣倚斜晖,寒霭锁幽微。

    张子耀诗词

    3
  • 晚发了几天 日子又近了几天 #心情日志#

    健康快乐幸福

    3
  • 看懂的都懂 #心情日志#

    灯塔上的咖啡馆

    2
  • 糖尿病饮食

    陶井荣

    1
  • 文字图片①

    想家的男人

    1
  • 文字图片②

    想家的男人

    1
  • 文字图片③

    想家的男人

    1
  • 🌇

    Fy0122

    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阜阳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阜阳在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