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真的也怕巷子深!在朋友圈看演唱会随笔
11月8号,夜。皖北的空气里,似乎隐隐飘荡着一些远道而来的音符与喧嚣。翻看手机,颍上、太和,这些阜阳周边的县城,竟接连开了演唱会。再往前数,临泉也热闹过一番。
这便叫人有些纳罕了——它们一个个的,倒像是忽然得了风气的先声,竟比这座地级市本身,更先听到了那场外的喧嚷,感到了那舞台的震颤。
细想之下,缘故倒也简单得有些无奈。临泉、太和,都有自己的体育场,那开阔的、向天的场地,正好容纳下万人攒动的声浪与挥舞的荧光棒。而我们这阜阳城区,能撑得起一场大演唱会的室内场地,竟似乎寻不出一个像样的。一个“斑马音乐节”,便成了城里人脸上些许的慰藉,像旷野里独独亮起的一盏灯,光虽热闹,四周的寂寥却也因此被映照得更分明了。阜阳那座体育馆,静静地卧在那里,不知为何总是沉默着。是身躯老迈,不堪其重了,还是另有幽微的、难以与外人道的缘故?它像一个缄口的巨人,眼睁睁看着四方的子弟欢腾,自己却只能投下一片沉默的阴影。
这还只是第一层寂寥。更有意思的,是演唱会宣发材料上赫然印着的名号:郎酒、国台、口子窖、洋河……这些外来的酒液,借着歌声的翅膀,将它们的名姓,酣畅淋漓地泼洒在这片土地上。这便叫人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阜阳,何尝缺酒呢?金种子酒的醇厚,文王贡酒的绵长,那是浸透了几代人唇舌的记忆,是这片土地上粮食与岁月共同酿出的魂魄。我们的酒,曾伴着多少人家的喜宴,暖过多少冬夜的衷肠。要知道文王贡在临泉办演唱会时,能联动杂技小镇、魔幻动物园搞 “观演 + 旅游”,让外地观众为一场演出爱上一座城;金种子也曾冠名亚跳锦标赛,展现过体育营销的底气。可为何到了地级市的主场,本土酒企反倒收了锋芒?为何偏偏在这需要以声光、以激情来扬名的场合,我们自己的酒却悄然退到了暗处,哑默了?反倒让那些“客人”们,在我们的地盘上高张旗帜、喧宾夺主地“大放异彩”起来。
这实在是一件颇没面子的事。仿佛自家人关起门来,样样都好;可一旦开门迎客,要摆一桌体面的酒席时,却发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那坛老酒,竟未能端上台面。眼睁睁看着客人们自带的美酒,在自家的厅堂里博得满堂彩,那一种讪讪的、带着点酸涩的失落,怕是许多阜阳人此刻共同的心绪。
这其间的缘故,自然可以推给场馆的硬约束,也可以归咎于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但我想,这或许更是一种心态上的“习以为常”。我们安于传统市井的售卖,安于熟人社会的口碑,却尚未完全学会,如何将这沉淀于杯中的底蕴,化为一场能引爆全场、与年轻心跳同频共振的声浪。我们守着自己的宝贝,却似乎少了一点将它擦得雪亮,高高举起的冲动与魄力。
后来看行业报道才懂,演唱会营销从来不是简单的 “砸钱撑面子”。一场大牌云集的演出成本动辄四五百万,门票策略、明星匹配度、区域消费力都得精准拿捏,稍有不慎就可能得不偿失。或许本土酒企还在观望,或许是在攒着力气等市区场馆到位,但看着外来品牌借着我们的人气打响名气,那种滋味确实像自家宴席上摆了别人的招牌。
夜渐渐深了。窗外,阜阳的夜是宁静的,带着寻常百姓家的安稳。而几十里外,太和或颍上的夜空,想必正被歌声与灯光撕开一道热烈的口子。那喧嚣是别人的。而我们的酒香,依旧沉在巷子深处,等待着一阵更强劲的风,将它吹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
但愿这阵风,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