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身边事] 十载薪火暖颍淮
✨当阜阳市爱心演艺协会十周年庆典的红色背景板缓缓展开,暖光倾泻而下,主持人手中的稿纸轻轻翻动,十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便顺着会场的欢声笑语漫了开来,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十年前,三十颗怀揣文艺与善意的心,像散落在颍淮大地的种子,在公益的土壤中悄然汇聚,生根发芽。彼时协会一穷二白,没有华美的舞台,便把城市广场、乡村晒谷场当作表演场地;没有充足的物资,却凭着一腔热血踏上了公益征程——春运返乡高峰的阜阳火车站,正是他们公益之路的起点。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 他们身着统一标识的服装,在车站广场搭起简易舞台,没有复杂道具,只凭一副副好嗓子、一双双善舞的手,用最质朴的文艺表演欢迎农民工兄弟回乡过年。真诚的笑容、热烈的掌声和接地气的节目,让奔波一年的游子刚踏上故土,就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与牵挂,这些微不足道的善举,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十年间,队伍日益壮大,从三十人发展到百余人,公益健身队、小戏娃演出队等分队应运而生,让公益演艺形式愈发丰富。公益健身队的舞步踩着活力节拍,带领社区居民、环卫工人跳出健康与快乐;小戏娃演出队的孩子们带着童真与稚气,把经典戏曲唱进乡村小学,让传统文化与爱心一同传递。“勿以善小而不为”,他们坚信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能汇聚成磅礴力量,于是把卡通书包塞进留守儿童怀里,把油米面扛进独居老人小院,把献血车旁的手臂连成拯救生命的暖流。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让大爱在颍淮大地薪火相传。
🏆庆典舞台上,表演者手持奖牌的笑靥光彩照人,这是十年坚守的荣誉见证。身着传统服饰的歌手声情并茂,歌声婉转悠扬,裹着浓浓的烟火气;乐队的旋律此起彼伏,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十年的记忆与情怀。领奖台上的奖牌映着灯光,纹路间刻满“把舞台搭进生活”的初心,见证着从三十人并肩到百余人同行的蜕变。从火车站的返乡欢迎仪式到庆典的暖场演出,从简陋舞台到璀璨灯光,他们始终不忘初心,把“演艺”做成了连接爱心的纽带,把健康、陪伴、欢乐送到每个需要的角落,让文艺的温度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十年征程中,队员们风雨同舟,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情谊。老队员言传身教,把公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面孔;新队员朝气蓬勃,为队伍注入新鲜活力。后台里,有人默默缝补演出服,有人细心整理道具,有人为即将登台的伙伴加油鼓劲;下乡演出时,大家一起扛器材、搭舞台,饿了同吃盒饭,累了相互依靠,这份同甘共苦的默契,让公益之路不再孤单。“人心齐,泰山移”,正是这份众志成城的力量,让队伍在困难面前所向披靡,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十年不是终点,是新的启航。那些火车站里的欢迎歌声、舞台边的简单盒饭、疫情中的逆行者身影,早已融入颍淮大地的肌理,成为最温暖的底色。正如泰戈尔所言:“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文艺从不是高高在上的点缀,是能暖透寒冬的烟火,是能牵起手心的温度,是三十颗心长成的、永不熄灭的暖光。未来,这支充满爱的队伍将继续砥砺前行,带着对公益的赤诚、对文艺的热爱,把大爱写进下一个十年,让善意在颍淮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文字编辑/辰安
📷图片/墨仕友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