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毕业,国企辞职,他如何带领企业转型跃迁?
文 | 原安徽省印刷协会秘书长 王德明
图 | 本色印刷提供
沉浮人生,结缘印刷
申勇治厂20年,年年不松劲,上至宏观下至微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思想引导行动疏导,闯出了适合酒包装企业精耕细作和创新发展的可行之路,彰显了当代印刷人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勤于吃苦的本色。
首先是厂容精细。本色印刷大门外墙,镌刻着“红、黄、蓝”印刷三原色,厂服的左胸口也绣有此标。此景系无声告白——“印刷人,志向纯”。两栋生产楼连接处,以大字竖立着本色印刷的质量理念:“99+1=0”。其意为,如一个印刷包装产品有100道工序,99道工序合格,但若有1道工序不合格,那么这批产品整体质量就是0,体现了本色印刷“不合格,零容忍”的信条。
10部载货电梯围楼而设,布局合理,易于落地后迅速分运。车间用洗地机清洗,铲垢便捷。全司上下统一着装,女性加戴工帽,构成一幅美图。食堂宽敞空间大,窗明几净通风爽。浅蓝色的餐桌(椅)交相辉映于银白色的餐盘,制式又养眼。绿茵铺地的操场,成为“全体员工周会”的会场。队列整齐,无人耳语,聆听董事长慷慨激昂。从一次次的凝聚中,团队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增强了执行力。
本色印刷公司外观
其次是生产精细。本色印刷车间地盘划线区分,人流、物流各行其道。成品、半成品、废品等,均贴标识注明。工具、耗材安置有序,员工物品整齐摆放,杂乱消失得无影无踪。
申勇认为,生产现场管理是印刷企业的首要管理,成败皆由现场决定,于是制定了本色印刷“标准+精细”的“一至六”管理细则。“一心”“两点”,即以客户验收产品标准为中心,把控好操作点、监控点。
此外,本色印刷所有的产品出库前要进行“三检三控”,即自检自控、专检专控、互检互控。
所有工序做到“四不放过”,即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产成品不装箱,不合格的产品不发货。
中午、晚上及加班下班实行“五不走”原则,即设备不断电不走,照明灯、风扇、空调、热水器和电脑电源不关闭不走,设备及生产现场不整理、不定置管理、不清洁不走,不关门、不关窗不走,两班制《生产交接班记录》不汇签不走。
本色印刷生产过程自始至终保持“六不混”,即不混印张,不混度数(酒盒上标明的度数),不混装箱,不混堆放,不混标签,不混发货。这些“不混”如同“火眼金睛”把关,将酒包装生产因产品范围广、工序种类多、材料材质纷繁复杂而容易产生的各种差错予以避免。
最后是科研精细。本色印刷主导的“阜阳市印刷包装技术研究所”,至今仍是安徽全省印刷行业唯一的厂办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紧紧围绕印刷包装技术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1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模切凹凸一次成型、冬季酒盒不裂胶的胶水配比、酒盒上盒与底座的恰当配合、酒盒按断开启的方式结构等,均已被生产实践应用。
凭借精细管理和持续创新,本色印刷获准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阜阳市企业技术中心”,当选阜阳市印刷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单位,连续五届捧回“安徽省诚信印刷包装企业”证书。申勇本人当选“全国创业之星”“安徽省再就业先进个人”“阜阳市建市20周年暨‘十二五’十大明星企业家”。
阜阳市印刷包装技术研究所外观
企业普遍都知道客户是上帝,但申勇认为印刷企业还有两个上帝:印刷材料的供应商和企业员工。他常言:“影响印刷企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但核心地带的因素只有客户、供方、员工三方”。掌舵者若能处理好与这三家的关系,就可以保障企业运行顺畅,反之便会受挫。他郑重告诫公司领导班子:“客户是给我们送钱的、供方是给我们省钱的、员工是给我们挣钱的,三者都是我们的上帝,皆需理性对待”。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本色印刷管理层,尤其是申勇本人,对凡涉及三个“上帝”之事,均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方式处理,既有诚心、更有耐心,把信任引入、把隔阂送走,让满意满堂,形成了“客户增加、供方连心、队伍稳定”的可喜局面。
产品质量过硬,服务真诚贴心,新、老客户均看好本色印刷,业务关系稳定不变。比如,“种子酒”集团管理层换了好几茬,但唯独没有改变和本色印刷的合作。本色印刷的许多供货商甚至愿意赊钱供货,但申勇从来都是按合同足额付款。本色印刷10年以上的老员工多达半数,员工到龄都不肯走,许多人申请返聘。
本色印刷全体员工周会
人心思定,申勇实现了“企业得发展,员工得实惠,股东得收益,社会得贡献”的办厂初衷。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申勇来到阔别已久的上海交大,深情地朝校园里张望。他忘不掉承载自己求知的教室,更忘不掉培养自己成材的恩师,多少感慨的画面从脑中闪过,这一切是那么的暖心,镜片后的双眼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他站在校门前留影,旋即融入了喧闹的马路中。那步履匆匆、背影迅失,咋看都不像个奔八者。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这正是他对交大、对印刷行业的深情告白!
END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