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古城东门(东关)位于颍州区的鼓楼街道光华社区和颍泉区的中市街道东关外回民社区交汇区域的东城河畔,这里是阜城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居民聚集区,两座著名的千年古清真寺之间的东门(东关),见证着阜阳民族团结街区的前世今生。
明代颍州古城东门称“大东门”,是相对于北城的“小东门”而言。明万历二年筑南城后,东门位于新城,称“宜阳”门。从东城墙宜阳门进入大十字街,北侧有颍州按察分司兵备道署衙等重要建筑。东城墙大东门南护城河外有东门总铺,负责传递军政公文。
清雍正十三年颍州升府后,古颍州府就建在曾经的府院街(现铂金综合大厦),东门及东关地位提升,市井繁荣,阜阳东关美食街的舌尖名吃也都“好吃的很”!。
为何这么好吃呢?
一是传承传统工艺制作。
比如"锅盔馍", 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馍被用作士兵的军粮。当时士兵们把大饼馍钻两个孔,用麻绳系好,前胸后背各搭一个,敌军射来的箭扎在馍上,如同盾牌,士兵安然无恙,此后大饼馍便被称为“锅盔”。
锅盔馍选用上等小麦面粉,以米酵发面。先在面案上反复揉面,直至面光色润,再用擀杖擀成大圆饼,放入平底铁锅,用文火慢烙,并不时翻转,即“三翻六转”,约半小时后,面皮金黄焦酥,馍纹如菊,内瓤劲道香醇,一口咬下去,外皮焦脆会发出咯吱声,内瓤松软可口不粘牙。百年老店传承人李四制作的锅盔馍重达7斤,厚约一寸,味道纯正。
二是选用优质食材加工。
如孟家豆饼馍从食材选择到制作工艺都保留着传统的精髓,坚持选用纯绿豆,不添加其他杂物,保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做出的美食口感更好、香味更浓。
三是地方特色浓郁且流传悠久。
这里有郑家回民饭店、李家牛肉盒子、蔡家烧饼、万里麻糊、白家豆渣包、四嘟噜牛肉、胖子牛肉包,还有粉鸡、咸货等众多地道的阜阳特色美食,这些美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口味和风格,深受当地人喜爱,也吸引着游客前来品尝。
四是烹饪技艺精湛。
以艳玲粉鸡为例,从1982年起就扎根于此,凭借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独特的调料配方,制作出的粉鸡肉质滑嫩、汤鲜味美,让人回味无穷,另外还有用牛肉挂糊油炸的小酥肉称为红粉鸡,不少人都喜欢红白两掺。
五是蕴含历史人文情怀。
据说阜城的格拉条制作发起人与苏东坡有关。传苏东坡在颍州任知府时,结识东关文人白老先生。一日,东坡欲尝新味,白老先生将面粉按粉条加工流程做出形似粉条的圆形面条,煮熟后加多种调料,因让东坡先生“搁拉搁拉”再吃,被东坡称为“格拉条”,后成为阜阳名小吃,现遍布阜城的大街小巷及各个角落。
东关美食街的美食承载着阜阳人的记忆和情感,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家乡的温暖,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美食更具吸引力,也是“好吃里很!”的源头。
文字丨牛 军
编辑排版丨 网站小九
图片拍摄 | 牛 军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转载需标明出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