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胡同位于颍州区鼓楼街道的青云社区范围内,东西走向,巷内还有11条小支巷。西起解放南大街,东连孝子街(青云街),在田祠巷以北,军分区家属院以南。西巷口并入阜信商业大街(南大街),向北99米曾是古颍州最繁华的地方大隅首(现古商城南门)和开发后的一人巷窗帘、床上用品及鱼虫专业市场,东巷口并入青云街,向南拐四十多米有千年清真寺及千年古井,向北81米是孝子街牌坊门楼。
李胡同所在的街区是老城区的一部分,因李姓居民聚居多而得名。这个街区是中国唯一命名的"双孝子”街。
《阜阳县志续编》及相关资料记载,李胡同的双孝子街来历如下:
清咸丰六年,居民李复本为母亲操办丧事时突遇巷内失火,母亲的棺材还在屋内,李复本哭喊着和妻子一起弄湿衣服,趴在棺材上痛哭。大火熄灭后,母亲棺材得以保全,李复本夫妻也奇迹生还,“湿衣护母”的故事流传开来。同治八年,知县朱根仁奖其“纯孝格天”四字匾额,并建牌坊于李家胡同东端。
光绪二十四年春天,李复本的外甥丁以南在母亲去世后也遭遇火灾。他刨土盖护母亲的棺材,被大火烧死。阜阳城内外的百姓感念他们的孝行,将孝子坊改为“双孝坊”,绅士李国渠还作《阜阳双孝子坊记》,并题写“死生双孝子,甥舅两传人”的联语 ,以教育后人弘扬孝道文化。
这个街区的马师娘被颂为“送子师娘”。
马师娘原名马玉芝,生前是阜阳民间久负盛名的妇科、儿科专家,有“送子师娘”之称。她凭借祖传中医秘方治疗男女不孕不育和小儿疑难杂症等很有奇效。
马师娘原本在洄溜集生活,1938年颍河水患,洄溜清真寺被淹,她与丈夫马歧山(伊斯兰教阿匍)带着家人迁移到李胡同,开设马师娘诊所,行医传教长达半个多世纪。
马师娘虽读的书不是很多,但悟性高、记忆力强,且怀有博爱之心,常教育后人治病救人不为赚钱,要多帮助穷人,其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阜阳医学界树立了榜样,对当地医术、医德、医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更多从医者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在马师娘行医的院内有一处几十年的老房子,这曾是原青云居委会的办公场所,原社区街道书记、主任任素珍、马春义为街区居民服务在四十年以上。她们的敬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作为,是当今社区干部们学习的榜样。
李胡同是老城区很普通的街区,但它却有着前世今生的感人故事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将会持久发力和继承传承下去。
文字丨牛 军
编辑排版丨 网站小九
图片拍摄 | 牛 军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转载需标明出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