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2
阜阳新鲜事儿
来自安徽
阜阳在线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辖4县3区1市,面积101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81万人,是安徽省人口第一大市,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人口超千万地级市之一。![]()
阜阳人文蔚盛,有着中国书法城、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柳编之乡、中国民间杂技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是管仲、鲍叔牙、甘罗、吕蒙故里,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北宋婉约词宗师晏殊都曾在阜为官。欧阳修归老颍州,曾写下“思颍诗”30余首至今广为流传,“欧苏聚首”的忘年之交传为文坛佳话。北宋名相苏颂曾盛赞“颍为善郡”。阜阳文化璀璨,拥有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颍上花鼓灯、临泉肘阁抬阁、界首书会、黄岗柳编、嗨子戏、淮北梆子戏(阜阳)、杜氏刻铜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西汉二十八宿圆盘圭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最古老天文观测仪器实物、汉初简牍填补了我国秦汉史研究中的诸多空白。阜阳钟灵毓秀,颍州西湖历史上与杭州西湖齐名,苏轼曾有“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赞誉。如今阜阳,拥有皖北地区唯一5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被称为皖北水乡;阜城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6.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35平方米,成为“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生态宜居绿城、水城、花城。![]()
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阜阳的发展高度重视。2011年、2020年,总书记到安徽考察,首站都是到阜阳。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这是总书记十年来给个人第五封回信、属安徽省首例。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四大国家战略在阜阳叠加,明确阜阳为“区域重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阜阳建设Ⅰ型大城市,推动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要求阜阳勇当皖北全面振兴“排头兵”、安徽高质量发展又一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阜阳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①“十三五”以来,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迈上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2010-2020十年间GDP平均增幅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2位,2020年进入全国百强,2022年GDP达到3233.3亿元、同比增长3.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0.4个百分点,总量居皖北第1位。2022年,我市粮食总产106亿斤,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200亿元,均居安徽第1位;规上工业总产值3268亿元,进入全国制造业百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6.5亿元,居全国第45位、安徽第2位。②以铁公机水为代表的“四位一体”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排名全国第25位、安徽第2位;③城市商业魅力排名全国第63位、安徽第2位;④城市金融竞争力排名全国第83位、安徽第3位,202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居安徽第3位;⑤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排名全国第51位、安徽第2位;⑥数字经济排名全国第88位、安徽第4位;⑦城市传播度排名全国第42位、安徽第1位。阜阳还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当前,阜阳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拥有人口、区位、交通、政策等“四大优势”。一是人口优势。除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在安徽省数一数二外,以100公里为半径,可辐射周边约3000万人口,市场空间广阔。阜阳拥有阜阳师范大学、阜阳理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以及众多高职中职院校,在校大中专院校学生达到21.6万人。2021年,阜阳技师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技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发展的模式,被《人民日报》作为典型进行报道。今年4月12日-15日,首届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我市成功举办,安徽省获得6个一等奖,全部为阜阳技师学院获得,一等奖数为参赛单位之首。二是区位优势。阜阳地处皖豫两省交界处,是中原城市群进入长三角的咽喉要道,也是长三角牵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咽喉要道,是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双桥头堡”。特别是按照大城市围空理论,阜阳处于郑州、武汉、合肥、南京、徐州梯形围空区,在将近一亿人口的区域,城市规模最大、发展潜力巨大,可以自成体系,建设主城区300-500万人Ⅰ型大城市,形成阜阳城市圈。随着阜阳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辐射力逐步增强,阜阳城市圈预计可达到5000万人规模。三是综合交通优势。①铁路方面。6个方向的普铁在阜阳汇集,形成了“米”字型网络。阜阳北站日编组能力3.3万节,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目前,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正在加快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实现铁路口岸开放、开通阜新欧货运班列奠定坚实基础。商合杭、郑阜高铁开通运营后,实现“高铁全覆盖、县县通高铁”,高铁阜阳西站是安徽省2个特等站之一。京港高铁建成后,阜阳将成为京九线上普铁与高铁最大的双“米”字形客运枢纽中心。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阜阳还是京港、京台高铁交汇城市。②航空方面。阜阳机场是安徽省第二大空港,距高铁西站仅600米,是继上海虹桥机场后又一实现“零换乘”的“小虹桥”空铁联运枢纽,目前通航京、沪、广、深等20多个城市。总投资11.7亿元的机场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新的航站楼近期将投入使用。③水运方面。淮河干流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沙颍河通航1000-2000吨级船舶。安徽省正在建设的江淮运河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淮干航运标准。总投资27亿元的淮干阜阳南照港正加快建设。④高速公路方面。济广、南洛、滁新等6个方向的高速公路在阜阳交汇,总里程234.2公里、总投资316.7亿元的徐淮阜、合周高速阜阳段正在加快推进。四是政策优势。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24条”政策措施,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苏州市结对合作帮扶阜阳。省委、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明确合肥市和阜阳市继续结对合作共建,给予阜阳市企业所得税15%省级分成全额返还的特殊政策,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城市要发展,关键在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坚持“产城融合、制造强市”,顺应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阜阳实际,统筹创新导向、规模导向、就业导向,研究确定并重点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绿色建筑建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高端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及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等十大特色产业。尤其是坚持以工业投资千亿计划支撑制造业“倍增”,坚定不移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打造4个千亿级、4个500亿级以及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八大制造业,即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去年,我们围绕“风、光、氢、储”和资源循环利用强链延链补链,谋划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阜兴科技超高效大尺寸单晶硅片、中科海钠新型钠离子电池、中科昊海高端绿氢、华铂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090亿元,成为我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我们将加快推进金风科技、鲁控智造锂电池、巨东科技、东驰新能源等项目建设,加速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向双千亿产业迈进。特别是光伏产业,加快实施阜兴科技大硅片、赛颍光伏电池、皇氏太阳能电池、晶华太阳能组件、燕龙基光伏玻璃等项目,推动硅片、电池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全产业链发展。②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煤基、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硅基、磁性、铝基新材料6大细分产业,集聚优势日益显现,规上工业产值超800亿元。我们将加快推进昊源化工尼龙66、杭摩科技、虹宸电子、福方高科、北矿磁材等项目,力争产值突破1000亿元。③绿色食品产业。天邦食品、牧原食品、瓦大番茄谷等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产值650亿元。我们将积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天邦、牧原、福润、中裕等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同福、碧根果、云厨等项目建设,力争今年产值达到800亿元,明年突破1000亿元。④绿色建筑建材产业。“评定分离”改革试点成效明显,中铁四局、中建八局、北新建材等知名企业入驻阜阳,建成投产10家装配式建筑基地,规上工业产值突破700亿元。我们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力争今年产值达到850亿元,明年突破1000亿元。⑤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阜阳经开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和阜南县、临泉县,大力发展中重卡、改装车、高端礼仪车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我们将以比亚迪、江淮汽车中重卡、立讯精密、中航开乐特种车、祺力高端礼仪车、纽龙船舶海洋高端装备等项目为支撑,加快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向千亿级产业迈进。⑥现代制药产业。抢抓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等政策机遇,积极打造“北京研发、太和制造、全国销售”模式,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30亿元。我们将加快推进悦康药业、四环科宝、硕佰制药、德信佳三期等项目,推动阜阳(太和)现代医药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着力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作为新谋划产业,从无到有,去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我们将充分发挥总规模100亿元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基金作用,积极参与深圳、合肥等地产业链分工,加快推进金泰光机电、欣奕华光刻胶、镓数智能氮化镓单晶衬底、觅拓光敏剂、鸿钧半导体等项目,支持阜阳经开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和颍上、颍泉、临泉等地产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加速向500亿级产业迈进,并具备打造千亿级产业条件。⑧高端纺织服装产业。积极推动以三宝针织、京九丝绸、天威羊绒、银河皮革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展,去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320亿元。我们将加快推进元梦生物聚乳酸纤维、天威羊绒高档羊毛衫、吉祥三宝智能化改造等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拓展,力争尽快突破500亿元。![]()
两大服务业,即①现代服务业及商贸物流产业。重点是瞄准全国排名前20的物流企业,积极引进2-3家物流龙头企业落户阜阳,推动物流产业链发展,建设中原地区物流副中心、省际分拨中心。同时,注重招引各类高端服务机构和中介公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②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产业。重点打造以颍州西湖旅游目的地为核心、颍上管子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临泉姜尚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两翼、其他县域特色旅游多极发展的“一核两翼多极”文旅格局,积极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发展。![]()
城市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窗口。当前,我们正加快建设Ⅰ型大城市,着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不断增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切实加强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推动与13个毗邻县市区协同发展;推动阜城阜南同城化、阜城太和一体化、阜城与其他3县城协同化发展,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构建“一主四次多节点”全市域城镇发展格局;坚持“南进、西扩、北拓、东优”,推动中心城区由“襟河带湖”向“滨淮拥湖”拓展。大力实施“大通道”“大平台”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消费强市,打造区域商务、科创、教育、医疗、文旅中心。力争到2025年阜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90万人,到2035年达到315平方公里、300万人规模。![]()
“企业家精神就像鱼一样,水温合适,鱼就会游过来。”阜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台实施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制定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179条举措,设立总规模200多亿元的26支产业基金,在开发园区全面建立全程“帮办代办”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精细化、效能化水平。在安徽省率先推行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常态化开展“助力企业解难题”现场集中办公活动,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制度,高效解决“水电气、人地钱、环评能评安评”等问题,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做到一诺千金、说话算数!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多到阜阳走一走、看一看,品味阜阳“河湖风光、水城风韵、都会风尚”的城市风貌,感受这片热土日益彰显的发展活力,立足阜阳千万人口的Ⅰ型大城市、融入辐射带动3000万人口的阜阳城市圈、面向商机无限的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充分利用企业成长的巨大空间和广阔舞台,成为阜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的“城市合伙人”!来源: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
展开